绵刷到 CJ2000 发动机完成高空台全状态实验 的消息,第一反应是点开详情页反复确认那组核心数据 : 最大推力 35.2 吨,涡前温度 1950K,涵道比 12:1。
说真的,这些数字单看可能没感觉,但跟我们过去比、跟老外的标杆比,就能看出这事有多不简单。
先说这 35.2 吨推力吧,大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我们常说的波音 787,也就是 “梦想客机”,它用的 GEnx-1B 发动机,最大推力也就 33 吨。
这就意味着,我们的 CJ2000 推力比它还多 2.2 吨。
别小看这 2.2 吨,对宽体客机来说,推力够不够,直接关系到飞机能载多少人、带多少行李,能不能飞跨洲际航线。
比如从北京飞纽约,全程 1.3 万公里左右,要是发动机推力不够,可能就得中途加油,或者减少载客量,这样航空公司运营成本就高了,乘客体验也受影响。
现在 CJ2000 推力上去了,以后我们的 C929 宽体客机,满员飞跨洋航线就没问题了,这可不是小进步。
再讲涵道比 12:1 这个点, 可能有人没听过 “涵道比”,绵给大家解释下,说白了就是发动机里 “走弯路” 的空气和 “走直路” 的空气的比例。
涵道比越高,发动机越省油,噪音还越小。
CJ2000 的涵道比 12:1,比我们之前的 CJ1000A 还高不少,燃油效率直接提升 15%。
这是什么概念?
假设一架 C929 每次飞行要烧 100 吨油,效率提升 15%,每次就能省 15 吨油,按现在航空煤油的价格算,一次飞行就能省好几万。
对航空公司来说,常年飞下来,这省的钱可不是小数目,也难怪现在不少航司都在关注 C929 的进展,毕竟谁不想降成本呢?
还有涡前温度 1950K,换算成摄氏度就是 1676℃,这个温度有多高?
差不多相当于炼钢炉里的温度了。
发动机的涡轮叶片得在这么高的温度下高速旋转,还得保持强度,不能变形、不能断裂,这技术难度真不是一般大。
以前我们造这种高温叶片,得从老外进口单晶材料,现在无锡的企业,用定向凝固工艺把单晶涡轮叶片的废品率降到了 7.8%,耐温还提升了 200℃,这背后是我们材料科学的大进步。
绵还听说,CJ2000 还用了 3D 打印技术做环形燃烧室,零件数量直接少了 40%,重量轻了 12%,热效率还涨了 18%。
这些细节都说明,CJ2000 不是简单堆数据,是真的在技术上做了突破。
说到这,绵就想起以前我们航空工业的样子。
大概十几年前,我们的运 - 20 大型运输机刚出来的时候,用的还是俄制 D-30 发动机款发动机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技术,油耗高、推力小,每小时每千牛推力要烧 0.71 公斤燃油,比西方同期的 CFM-56 发动机多了快一倍。
那时候想造大飞机,发动机就是 “卡脖子” 的地方,人家要是不卖给我们,整个项目就没法推进。
后来我们开始研发自己的涡扇 - 10 “太行” 发动机,再到 CJ1000A,现在到 CJ2000,这一步步走过来,花了快二十年。
就说 CJ1000A 吧,光部件测试就做了 400 次,画了 2300 张图纸,写了 500 多份技术报告,从概念设计到飞行试验,用了快十年。
这不是急功近利能成的,得耐着性子一点点试错,一点点改进。
现在 CJ2000 成了,最直接的好处就是 C929 宽体客机有了 “中国心”。
大家可能不知道,全球能造 240 吨级宽体客机发动机的,以前就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和美国通用两家,我们想造 C929,要是靠进口发动机,不仅成本高,还得看别人脸色。
比如之前有消息说,美英对我们高端航发技术搞封锁,就是怕我们搞出自己的大飞机。
现在我们自己有了 CJ2000,C929 的国产化率就能大幅提升,2030 年首飞的目标也更有底气了。
到时候,C929 就能跟波音 787、空客 A350 正面竞争,我们老百姓坐飞机,也多了一个 “中国造” 的选择。
而且这事不只是发动机本身厉害,还带动了一整条产业链。
比如造 CJ2000 需要的精密轴承、碳纤维复合材料、智能传感设备,这些都得靠国内企业配套。
以前这些领域我们可能还有短板,比如精密轴承得从瑞典、德国进口,现在为了配套 CJ2000,国内企业也跟着突破了技术,不仅能满足发动机需求,还能卖到其他行业,比如高铁、数控机床。
还有成都,现在是我们航空工业的重要基地,C929 要是量产,成都的飞机组装厂、零部件厂肯定会更红火,就业岗位也会多起来,这就是 “一个发动机带动一个产业” 的效应。
有网友开玩笑说,以后坐 C929 从北京飞巴黎,广播里说 “本次航班使用中国 CJ2000 发动机”,听着就比以前提气。
绵觉得这玩笑背后,是大家对中国工业的期待。
以前我们总说 “中国制造”,现在慢慢变成 “中国创造”,从衣服鞋子到高铁、飞机、航发,我们一步步在高端领域站稳脚跟。
就像 CJ2000,不仅推力超了波音 787 的发动机,还在油耗、可靠性上有优势,这就是 “中国创造” 的实力。
声明: 为了提高创作效率和阅读体验,本文有借助使用AI工具进行辅助创作,请注意甄别。作为自媒体一直遵循客观理性地评论时事,不搞极端言论带节奏,仅传播正能量。文中数据来自各媒体公开报道,但信息可能会更新,因为无法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本文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请大家理性阅读。
10倍杠杆配资平台.顺发配资.正规配资炒股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